市民政局领导检查指导军休文化建设
形式多样的军休文化载体
军休文化书籍、刊物
书法学习
2006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我国军队离退休干部移交安置工作实行重大改革,军队离退休干部移交到政府办的军休管理服务机构实行分散休养。这项改革使军队离退休干部移交和接收安置面临全新课题。为主动适应改革要求,确保分散休养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交得出、接得住、安下心,从2006年起,我市把军休干部接收安置工作列为双拥工作的重点内容,从建设双拥文化的高度,在全国率先提出“军休文化”的概念,通过建设军休文化,积极引导长期受军事文化熏陶的离退休干部继续保持军人本色,尽快适应新环境,愉快开始新生活。
经过半年的探索,2007年兰州市选择军休一所开展“军休文化年”活动,试点军休文化建设;2010年,全市军休系统全面开展军休文化建设活动。经过几年探索实践,兰州市军休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创新军休文化基础理论。兰州市从军休文化基础理论研究入手,找准军休文化的内涵,找准军休文化建设的方向,不断充实完善军休文化建设内容。试点中,市军休一所所长瓮志义给军休文化作出这样的定义:军休文化是军事文化的承续和演进,是军休干部与军休工作者共同创造的文化品牌;她植根于军休干部,蕴涵在军休机构,是由军休工作者发掘运用的一种行业文化,是军休干部精神生活和军休所治所理念的总和,是新时期军休机构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源。这一定义先后在《中国民政》、《老战士天地》、《中国老年报》刊载,被吉林大学课题组列入四个概念定义之一,受到学术界的认可,随之进入《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二是探索军休文化建设内涵。实践中,为使军休文化建设成体系、有内容、大众化,真正成为军休干部的精神家园,市军休一所注重从军休干部的辉煌历史着手,挖掘整理军休干部的战斗经历和献身国防的先进事迹作,借助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增强军休干部的光荣感、自豪感。先后创办军休文化网、《军休文化》杂志,成立了内部军休文化协会以及写作、书画、养生等分会;结集出版《军旅人生》、《祖国你好》、《从东方红到走向复兴》、《富矿上的开掘》等军休干部作品集以及《富矿上的收获》电视专题片;开办兰州军区老战士大学书法教学点,依托老战士大学办起政治教育基地;大力开发节庆文化、郊游文化、长寿文化,丰富军休生活。三是增强军休文化辐射力。兰州市军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受到民政部、省民政厅的重视和肯定,民政部优抚安置局明确军休文化首创地是甘肃兰州,并正式写入新时期加强军休工作的文件之中,要求全国军休机构加强军休文化建设。省民政厅田宝忠厅长给军休文化刊物题写了刊名,张和平副厅长要求把军休文化打造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甘肃品牌。2011年,由市军休一所撰写的《兰州首倡的军休文化及其建设路径》一文分别在《甘肃经济日报》要闻版、中国甘肃网军事频道、甘肃经济网深度报道版块同时刊载,产生了较强社会反响;市军休一所自办的《军休文化》杂志已发送到18个省、市、区的近200家机构。2011年,市军休一所获得市民政局先进单位、全省和谐军休家园等荣誉。2007年在第14次全省民政会议上,市军休一所作为唯一一家事业单位介绍了军休文化建设经验,2012年在第15次全省民政会议上市军休一所被表彰为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并被推荐评选全国100家军休规范化示范单位。
当前,军休文化建设成为我市军休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提升军休工作软实力,提高军休管理服务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军休文化建设为我市双拥文化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我市双拥创建活动的又一闪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