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2022年度“兰州最美退役军人”——朱存成发布时间:2022-09-19 17:21:01 点击数: 来源:转载
朱存成,男,汉族,1966年12月出生,甘肃省武威市人,中共党员,1983年至1987年在部队服役,现任甘肃万绿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甘肃省爱国拥军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兰州市红古区慈善协会常务副会长。个人荣立战时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所带的班荣立战时集体二等功一次;2019年被评选为“甘肃省双拥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荣获“感动甘肃·陇人骄子”荣誉称号。
守初心,情系部队
1983年入伍,朱存成所带的班荣立二等功,本人受到团嘉奖两次,被团授予钢铁战士、模范共产党员称号,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被选为全军边境作战英模报告团成员,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72场。 退伍后,朱存成先后投资500余万元,资助建设“钢铁团”团史馆,资助5个连队建设连史馆。青海省驻有同隶老部队的一支英雄团队,朱存成主动联系,与之建立了军民共建关系,为部队送去文体活动器材和书籍。朱存成不仅利用节假日组织员工到红古武警中队、红古消防中队慰问部队官兵,举办警民联欢晚会,还帮助红古区武装部新建办公大楼。 朱存成公司招收的第一批员工就是来自原部队驻地天水市武山县洛门镇。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时,他先后出资200余万元,支持出版《敌后战场》《钢铁团》《向东找太阳》等书籍,捐赠给兰州、张掖、肃南、山丹等地党政军部门及教育系统各中小学进行国防教育。 多年来,朱存成还经常打听寻找当年一起参战的战友,从甘肃到陕西,从新疆到内蒙古,从北京到黑龙江,打听到谁有困难,立刻伸手帮助。在离开部队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朱存成先后五次赴边疆拜谒烈士墓地。在他自己拜谒烈士的同时,还带上自己的女儿一起前往,培养女儿的爱国情怀。
讲政治,是非分明
作为一名拥有37年党龄的党员,朱存成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信念坚定。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名企业家,朱存成没有忘记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他先后累计捐款10万余元,向兰州市红古区陇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累计捐款4万余元,向兰州市红古区慈善协会捐助3万元,向《甘肃卫视好人在身边》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捐助2.48万元,向靖远县学校捐赠净水器两台价值6万元。 对上学遇到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朱存成每年资助的人数就达10名以上,累计出资60万元。此外,他还每年出资15万元奖励兰州市第十七中学优秀教师,鼓励教师潜下心来教书育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今年30岁的刘恒,幼年时因病发烧误诊造成五官不正,讲话吐字不清和行动不便。病情基本治愈的刘恒在治疗的过程中爱上了中医,他想用祖国传统医疗的技艺为更多的人解除病苦。从成都中医医药学院毕业后,刘恒却找不到服务单位。后来,一家医药连锁店接纳了他,允许加盟开分店,但是启动资金三十万难住了刘恒。得知情况后,朱存成给刘恒送去十万元,并担保刘恒从银行贷款二十万元,帮助刘恒实现梦想。如今,刘恒的“益林堂”在窑街地区口碑很好,医治并服务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刘恒看到药店旁有两间铺面空着,想租过来扩大为针灸拔罐室,但购置医疗器械和床铺桌椅,所有费用少说也得七八万元。朱存成听后二话不说继续给刘恒的药店追加十万元。
做公益,传递爱心
“慈善公益事业就是我每天要做的事,我的快乐来自于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回报社会。在做慈善的工作中我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朱存成说。 多年来,朱存成始终践行着“感恩•孝道•责任”六个字。感恩首先从孝敬父母做起,每年母亲节之际,朱存成都要举办红古区“感恩母亲活动”。他将红古区的孤寡老人及烈士母亲,敬老院老人和区(县)以上被评为先进模范人员的母亲,离休老干部或遗孀,还有公司主管人员的母亲和五十岁以上的女员工组织在一起,共度节日。多年来,他坚持每年向区敬老院捐助现金十万元,帮助老人改善生活条件。 2016年6月,他一位长期奋战在公安战线上的朋友刘元武突发脑溢血去世,这件事对朱存成打击很大。考虑刘元武的父母今后的困难,朱存成说:“元武走了,我就是你们的儿子,我会好好抚养二老,替他为你们送终。” 近几年,尽管朱存成的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他做社会公益的劲头却始终不减。面对企业困难,他带头取消或减少自己在分公司应得的酬金,让利给员工。至今,没有一个员工下岗回家,所有员工的薪酬一分钱没减,福利待遇反倒增加。每年中秋节,他都会将家不在本地的员工邀请在一起,共同品尝月饼,一起观赏月亮,回味乡愁,感谢父母养育恩情。 多年来,在社会公益事业中,朱存成先后帮助困难群众超过了2000人,向社会捐款达1000多万元。他以军人的担当精神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胸怀大爱,奉献为乐,唱响了新时代的扶贫赞歌,展现了当代退役军人的精神风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