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王宾成 铁血工兵 用脊梁撑起胜利之桥发布时间:2024-07-12 20:47:50 点击数: 来源:转载
王宾成
1936年出生,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人,1951年年底入朝,1957年回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第2师工兵。
“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希望,每一次努力都伴随着对死的无畏。害怕吗?当然怕,但一想到身后的祖国和人民,就什么都顾不得了。”88岁的老兵王宾成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紧张的时刻,“我们弯着腰,背着沉重的石头,在泥泞的路上艰难前行,脚步踉跄却坚定。石头压得脊背快弯到地上了,汗水湿透了衣衫,但双手依然紧紧抓着,不敢有丝毫松懈。”
16岁参军 随大部队开赴朝鲜战场
16岁,还是懵懂的年纪,王宾成已经参军入伍,从永登出发了。在青海接受了4个月的训练,他和战友又乘汽车到了平凉、咸阳,最后乘火车到了丹东。两个月的战前训练结束后,他们随大部队开赴朝鲜战场。
1951年年底,身为志愿军1军2师工兵的王宾成跟随大部队过了鸭绿江。“天气真冷,零下40度,大家互相抱着取暖。”王宾成说。1952年的元旦,对于刚刚跨过鸭绿江的王宾成来说,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
硝烟弥漫,战火纷飞,鸭绿江的滔滔江水在身后流淌,而前方是充满未知与危险的战场。寒风凛冽,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战士们身着单薄的军装,蜷缩在简陋的掩体里。周围是被炮火轰炸得满目疮痍的土地,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尘土的味道。
然而,在这艰难的时刻,战士们的心中依然充满着胜利的希望。他们围坐在一起,互相依靠着取暖。没有丰盛的食物,他们分享着仅有的干粮,每一口都吃得格外珍惜。他们思念着祖国,思念着亲人和朋友。
艰难开局 冰冷江水与无情炮火
“1952年,我们接到了一项紧急而艰巨的任务,要在临津江上修建一座过水路面桥,确保坦克部队能够顺利通过,支援前线的战斗。”王宾成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将大家带回到了那个惊心动魄的时刻。
临津江在朝鲜半岛中部,全长254公里,向西南穿过“三八线”流入韩国,于黄海沿岸注入汉江河口。江水奔腾咆哮,两岸山峰耸立,地势险要。敌人的封锁和轰炸使得修桥任务变得异常艰难。
“我们到达江边时,眼前的景象让人心惊。”王宾成说,敌人的飞机在上空盘旋,投下的炸弹掀起巨大的尘烟和水花。“但任务在身,没有退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战士们没有退缩,一边躲避着炮火,一边开始测量江水的深度和流速,为修桥作准备。
“我们工兵在这里修桥,兄弟部队前来支援,保护我们的安全,每50米就有一门高射炮,再隔50米有一架高射机枪,全部对着天空,美军的飞机不敢过来。”王宾成说,“探照灯一直照着工地,修桥的工作一天24小时不间断,敌人的飞机没敢飞过来轰炸。只要他们敢过来,高射炮就把他们打下来!”
背石之路 血汗与毅力的交织
王宾成和战友们修的桥,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坦克经过时,桥身要稳定,不能倒塌,所以桥面距离水面起码要在50厘米以上。
当时材料极度匮乏,为了找到足够的石头来稳固桥体,王宾成和战友只能去远处的山上背石头。
“修桥在这边,背石头在另一边。为了节省时间,大家在修桥之前要学会两个必备的技能,划船和游泳。临津江的水很深,最深的地方有20米,不会游泳就很麻烦。江面上一共有十几艘小船,一艘船上3个人,一次干8个小时的工作,然后休息和吃饭。两个小时后,继续上山背石头。累肯定会,但大家那时只想着抓紧时间修好桥,让坦克顺利通过。”王宾成的声音略微颤抖。
山路崎岖难行,陡峭的山坡让人举步维艰。战士们背着沉重的石头,一步一步地艰难前行。“那石头压在背上,仿佛有千斤重,每走一步都要使出全身的力气。”王宾成描述着当时的情景。
有的战士累得气喘吁吁,也不肯放下背上的石头;有的战士不小心摔倒,擦伤了手脚,但仍然咬牙坚持。他们的衣衫被汗水湿透,又被寒风冻得僵硬,但他们的步伐从未停止。
众志成城 奋战三天三夜建成浮桥
“大家齐心协力,喊着口号,将一块块石头码成一个个桥墩,然后在桥墩上铺设木头。木头要粗大,要能过坦克。”王宾成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
石头怎么摆放才不会倒塌,这也是一个关键问题。战士们首先对江水的流速、深度和河床的情况进行了仔细勘察。他们挽起裤腿,踏入刺骨的江水中,手持长长的竹竿,一点一点地测量着,神情专注而严肃。
确定了搭建位置后,战士们开始用搬运回来的石头搭桥。这些石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每一块都承载着他们的希望和决心。
战士们先将较大的石头沉入水底,作为桥基。接着,用稍小一些的石头填充在大石头之间的缝隙中,用锤子和铁棍轻轻敲打,使其相互嵌合,增加稳定性。
为了增强桥体的抗压能力,还要在石头之间穿插着放置一些粗壮的木材,形成框架结构。他们用铁丝和绳索将木材紧紧捆绑在石头上,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搭建过程中,江水不断冲击着他们的身体,冰冷的江水让人双腿麻木。他们的双手被石头磨破,却依然不停地忙碌着。在战士们的努力下,过水路面桥逐渐成形。
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桥铺好了,而王宾成和战友们早已疲惫不堪。
“当第一辆坦克顺利通过浮桥时,我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王宾成激动地说道。
那一刻,所有的艰辛和付出都变得值得。战士们看着坦克部队向着前线开去,心中充满了希望和喜悦。
这座桥,不仅是一座连接两岸的通道,更是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钢铁意志的象征。
庄严使命
战后为烈士“搬家”
1953年停战后,王宾成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回国,而是留在朝鲜,继续帮助朝鲜人民进行战后重建。除了建房子、建军营、修公路、盖学校外,王宾成还投身于一项伟大而沉重的使命——寻找志愿军烈士遗骸,为烈士搬迁陵园。
在朝鲜人民的帮助下,王宾成和战友们在战场上奔波。他们翻山越岭,穿越丛林,努力寻找着志愿军烈士的遗骸。
每发现一处可能的烈士埋葬地点,王宾成都会小心翼翼地进行挖掘和辨认。“有一处陵园埋了50位烈士的遗体,还有一个大一点的陵园埋了100位烈士的遗体。因为之前在打仗,这些烈士都是就地掩埋,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和身份。每位志愿军烈士的衣服上都有姓名牌,所以我们将他们再次挖出来,将身份牌上面的信息一一登记。”王宾成眼中含泪,声音颤抖着说:“很多烈士的遗体已经不完整了,我们轻轻地抬起,把他们安置到棺材内,再放置一套干净的衬衣和军装。他们是我的战友,是国家的英雄,我们要让他们安息在一个庄严、宁静的地方,让后人永远铭记他们为了祖国人民所作的无私的奉献和牺牲。”
硝烟虽已远去,但历史的回响仍在。王宾成感慨地说:“那段岁月虽然艰苦,但我们从未退缩。这就是中国军人的精神!” |